我是1978年参加高考进入西电的,当年10月初入学,所以是78级学生。当时学校还叫西北电讯工程学院,我所学的专业是无线通信,当时叫一系,现在是通院。1982年毕业后,我被分配到位于三线地区浙江省江山县的机械电子工业部1936研究所工作,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电科第三十六研究所。我工作三年后于1985年又回到母校读了硕士,师从杜武林老师攻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,非常遗憾的是杜武林老师15年前就离开了我们,我今天站在这里格外怀念。
1988年1月,经过母校回炉充电,我再次从这里毕业回到原单位三十六所工作,一直工作到今天。我从家乡出来求学并参加工作,已经四十年了。回想起来,在母校学习生活的近7年时间,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。这7年,母校的老师让我学到了科学知识,学到了从事科研的本领,学到了做事先做人的道理,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。
首先第一个印记是爱,这是对科学的爱,对国防事业的爱。恢复高考第二年,我参加了高考,很幸运的被母校录取。在这里 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无线电通信,在老师的引领下,逐步探索小世界中的大天地,感受到把想法变成现实,或者是解决一个难题时的开心与兴奋,并为之着迷。可以说,母校是我的初心所在,更是我的科研梦诞生的地方,它启发了我对科学的热爱,对无线通信事业的不断追求。
西电曾为军校,部队的优良传统滋养着西电人。跨进校园之初,每天早上要统一出操,上课、就餐要排队的军队作风深深记忆在我的脑海里,从此我也把自己当成了一名不穿军装的。革命时期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化作和平时期科技报国的理想报复,母校在那个时期一项项突出的科技贡献,真切感染着身处学校的学子。从那个时候起,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荣耀感便自觉地生根发芽。我多年在国防领域做科研,也是始终在追求这份荣耀感,让个人价值在服务国家中最大化。我常常对自己说,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干。热爱祖国、为国争光,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真真切切地鼓励我克服困难的原动力。我也很欣喜的看到,时至今日,毛主席的题词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仍然是我们西电最耀眼的品质,也是西电智慧频频闪耀在大国重器上的精神源泉。
另一个印记是实,这是踏实做事的实,是诚实做人的实。在母校求学的几年中,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求真、怎样务实。多少年来社会各界对西电的评价只有一个字——实,这也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坚守的根本。搞科研首先要耐得住寂寞、吃得了苦。科研工作是苦差事,成天面对冰冷的仪器设备,计算着纷杂的数字公式,还要经受熬夜失眠的摧残,确实苦不堪言。但是想想我们西电的老前辈,他们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境况下,挑灯夜战,探索前行,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做实验,采数据,踏踏实实地投入科研,才有了宝贵的科研积累。我们今天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星星,已经幸福很多。
我是在三十六所工作三年之后,才继续在母校深造。研究生毕业后很多人劝我不要回到浙南那个山沟沟里,到上海、杭州等大城市找一份光鲜亮丽、收入高的工作,不过我没有。上个世纪90年代下海潮、出国潮席卷而来,当年我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,年终奖就是发军工补贴,一年下来100多块,曾经和我共同研发项目的同事下海了,劝我也下海,我想了想还是没有。面对诱惑,总会想起教会我扎实求学的老师,想起老教授们一心扎根大西北搞科研的身影,然后便踏踏实实沉下心继续做好本职工作。我想,这也是我30多年来能够一直坚守在军工电子领域搞科研的原因所在。
最后一个印记是新,这是破旧立新的新,是创新的新。突破传统、开拓创新,是一个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品质,我想,这也是从西电走出的万千学子矢志不渝的追求。回顾母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创造的诸多第一,今天年轻的西电学子在各类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的成绩亮眼,都得益于母校始终坚持培养勇于革故鼎新的勇气。我才说,要干别人没干过的事,干别人干不了的事。上世纪90年代初,如何接受处理调频信号成为世界性难题,为解决这一难题,我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信道数字化解决方案,大家却并不看好,因为在当时看来,该技术比较先进,风险较大电子科技,但经过五年的艰苦攻关,我们团队硬是把想法变成了现实,这就是宽带数字接收机。一个简单的单机生产了十几年,带来了几个亿的经济效益。以此为核心技术研制成功的某电子系统,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我刚开始提出软件无线电,有些专家也不看好,甚至认为是天方夜谭,参加研究员竞聘的论文也因此未被通过。但是今天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多个重点工程项目中被广泛应用,极大提高了产品性能。以那篇未通过的研究员竞聘论文为基础撰写的《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》专著在国内率先出版,深受业内广泛好评。
回顾往事,记得当年考入西电时,我母亲还非常担心。因为我生长在江南水乡,而学校在大西北,母亲听别人说大西北没米饭吃、没蔬菜吃,甚至不能洗澡,担心我在这里吃不消,想说服我放弃来大西北求学。但今天,大西北已经不再是荒芜落后的代名词,这正是因为有西电这样的单位扎根西北、默默奉献,为当地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这份执着需要铭记,这份精神需要传承,所以在母校西迁一甲子的光荣时刻,我一定要再回来看看,为母校祝福,也希望再次从母校吸取热爱祖国、奉献国防、不断求实创新的力量源泉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